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外媒看石阡
石阡从细微处着手推动城市更新——让老旧小区“能喝水会呼吸”

4月3日晌午,铜仁市石阡县泉都街道大关社区碧波水岸小区,暖阳给葱茏的绿植镶上了金边。王树蓉抱着孙儿哼唱小曲,指尖还不时拨弄着阳台花架上的多肉植物。

“从前可没这份闲心,现在小区环境好了,摆弄花草才有滋味。”王树蓉望向小区整洁的路面,记忆回溯到以前——那时的小区每逢下雨天便污水漫道,路也不好走。

作为石阡县的人口密集型社区,泉都街道大关社区的楼栋主要修建于2003年前后,由于建筑老化,地下污水管道堵塞、公共区域乱堆乱放、道路坑洼等问题,曾让居民的糟心事层出不穷。

“尤其是雨季,那可太糟糕啦。”说到污水排放,王树蓉的丈夫感触很深。他说,以前是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排放管道,雨季的时候管道排量有限,污水就会从井盖溢出来,到处臭气熏天。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实事。面对群众的期盼,石阡县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2021年9月,碧波水岸小区进行改造,同时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共同商议、征集意见提高大家的参与感。在完善社区功能的同时,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家园。

“改哪里?怎么改?社区居委会都会收集大家的想法。”居民廖龙艳说,那时候小区路灯很少,夜晚不敢独自回家,电动车也没划停车位,大家都是乱放,尤其是雨污混流严重影响着居住环境。

梳理完问题后,施工单位随即进行雨污管分离,弱电改造,在人行道铺贴石材,在车行道铺设沥青,还增设了垃圾分类设施、规划停车位等,全力把老旧小区打造成“能喝水、会呼吸”的新型宜居小区。

“打造‘能喝水、会呼吸’的老旧小区,地下管网是关键。”施工方负责人唐静介绍,地下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如同“隐形血管”默默承载着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关键资源的输送任务。但随着时间流逝和城市发展,逐渐暴露出老化、破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改造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排污和排水管道分开。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通过暗沟进入河流,让老旧小区雨污各有归途。”

近年来,石阡县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着力在细微之处下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小事和“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坚持系统性、市场化谋划城市更新项目,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县,促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不断书写着城市更新的精彩篇章。

推窗见绿,出门览景。通过科学化改造,建设完善的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统,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高质量推进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水清岸绿的城市图景跃然眼前。

石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目前已实施完成老旧小区更新改造12个,涉及户数6390户,完成总投资20569.82万元。改造范围包括小区道路、雨水、污水、供水、弱电、绿化、亮化等。

临近黄昏,记者在石阡县汤山街道温泉社区广场商业街地下管网提升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正挥动大臂紧张作业,施工人员则紧密协作,铲土清淤、安装管道、铺设路基……

【责任编辑:向娟】